时间:2022-02-02 08:34:52 编辑:历史魅影 收集整理:天下老照片网
1909年1月4日,美国地质学家张柏林和他的儿子罗林等人组成考察团从芝加哥启程,于同年2月2日抵达上海。留华期间,张伯伦父子先后考察了江苏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北、四川、河南、直隶、山西等十三省,并拍摄了600多张记录晚清社会生活的照片,后汇总成影集1909年《张伯林的中国摄影集》。
全部老照片按时间线及地域预览见:http://www.laozhaopian5.com/jingdian/1891.html
以下照片为考察团一路从四川蓬溪、射洪行进到三台县、中江县地区往成都进发的旅途中(1909年3月31日-4月2日)拍摄:
考察团于1909年3月31日7时从射洪太和镇出发,中午在陈古塘(今射洪县陈古镇)歇脚,下午4点30分到达观音桥(今绵阳市三台县观桥镇)过夜,4月1日早上7时出发,中午在白树丫(今德阳市中江县柏树乡),下午4点30分到达大桑墩(今中江县龙台镇)过夜,4月2日7时零6分出发,中午到达兴隆场(今中江县兴隆镇)。
三台县境内拍摄的照片
3月31日晨,考察团离开太和镇,罗林回忆走过了一英里左右的平原道路,然后开始走上山坡,他感觉景色与此前没有什么差异,因而显得很单调,中午抵达陈古塘(今射洪县陈古镇)吃午饭,片中是罗林离开某处村镇所拍,村民们好奇地目送他们离开。因为原图没有注明地点,判断可能是太和镇与观音桥之间的某地,不是陈古镇就是三台县景福镇
下午4时30分到5时15分,考察团的队伍陆续陆续到达观音桥(今三台县观桥镇,因镇外观音庙旁有座桥而得名),在观音桥的客栈内房门口,考察团在此留下珍贵的合影,从左起依次为:伯顿博士、托马斯·张柏林教授、比奇博士、王翻译、罗林·张柏林。
在观音桥,罗林拍摄的一处戏台的照片,传统的中国园林建筑,一棵造型优雅的大树枝叶繁茂,如同巨伞。
中江县境内拍摄的照片
1909年4月1日晨间,考察团离开了观音桥,中午经过白树丫,下午4点30分抵达大桑墩(今中江县龙台镇),洋人的到来,在大桑墩引起了极大地轰动,得知消息的男女老少几乎都围了过来看稀奇,罗林也站在高处拍下了这张瞬间。
大桑墩的附近,罗林看到了村居与坟茔相邻,一个男孩站在麦田里,默默地看着走过的考察团队伍。
罗林在大桑墩的一处小路上,拍下了一个川人先辈挑着竹筐的背影,打着赤膊的汉子,皮肤黝黑,肌肉精壮,川人的坚韧之态可见一斑。
同样的位置,罗林给他父亲托马斯·张伯林与比奇博士拍摄了一张路上散步的合影
1909年4月2日7时零6分,考察团离开了大桑墩,中午到达兴隆场(今中江县兴隆镇)吃午饭,他们的轿夫将轿子停在了街道中间等候,罗林拍摄的这处空地上,当地人将砍来的柴草放在地上交易
在兴隆场的附近,罗林看到了村民们围成一团,只见几个铁匠正用土法熔炉炼铁打造农具。罗林的父亲老张柏林正认真地看着铁匠的动作,其他人也许是看这些远道来的外国人热闹。
在兴隆场的附近,罗林拍下了村口的一座牌坊,牌坊下是石板路的官道。这是一座《孝节》牌匾,左侧的牌匾是《岳峙》
兴隆场到金堂县之间的某处,罗林给考察团成员Horace G. Reed拍摄的照片,背后的房子里可以看到两个妇人。
同样的位置罗林也拍摄了一张单人照,仿佛是一个英俊的西部牛仔来到了古老的中国。
即将到达成都平原的最后高坡,罗林给王翻译拍了单人照,脚下的梯田因为海拔较高,不似此前地区的平整,而拍摄具体地点罗林没有注明,有可能在金堂县境内,只能期待熟悉当地的读者朋友们分析判断了。
考察团离开中江县境内后,于1909年4月2日下午4点多抵达赵家渡(今成都市金堂县城)。